近日,我院普通介入診療病區(qū)收治了一名52歲,患有子宮腺肌癥的女性韋女士(化名),據了解,韋女士自去年4月起開始出現(xiàn)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并伴有痛經等癥狀。
韋女士入院后,在DSA(中文名字)引導下行雙側子宮動脈造影+子宮動脈灌注栓塞術,術后患者無不良反應,臥床休息24小時后可下床正?;顒?,韋女士對治療非常滿意。
韋女士表示,她這次會來我院就診,是因為她的朋友胡女士(胡女士)也曾經患有子宮腺肌癥,在普通介入診療病區(qū)治療成功后介紹她來就診。據悉,胡女士23歲開始反復出現(xiàn)痛經,并且月經量多、月經期長,經檢查確診子宮腺肌癥。在外院治療后無緩解,只能靠服用大量止痛藥來緩解經期疼痛。胡女士結婚4年未孕,尋找偏方來調理身體未果,曾產生放棄生育孩子的念頭并想通過切除子宮來消除經期疼痛。2015年胡女士在網上查詢資料后,抱著試一試的念頭來到我院就診。經介入治療后疼痛癥狀得到控制,在治療后的第13個月,胡女士驚喜的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并在次年成功生下孩子,現(xiàn)在孩子已經5歲了。
什么是子宮腺肌癥?
子宮腺肌癥也叫子宮腺肌病,是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形成彌漫或局限性的病變,屬于婦科常見病和疑難病,好發(fā)于30-50歲的中青年女性群體,育齡期婦女發(fā)病率為7%-23%,該病易引起月經過多(甚至致嚴重貧血)、嚴重痛經和不孕,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
子宮腺肌癥臨床表現(xiàn)
1. 痛經。痛經是子宮腺肌病特異的臨床癥狀?;颊呖捎械湫偷睦^發(fā)性進行性加重的痛經,但少數(shù)痛經癥狀不典型;同時還可伴有性交痛或慢性盆腔痛等臨床癥狀。
2. 月經失調。具體可表現(xiàn)為月經過多、經期延長及月經前后點滴出血。月經過多最常見,嚴重時可致貧血。原因與子宮體積增大、子宮腔內膜面積增加及子宮肌壁間病灶影響子宮肌纖維收縮等有關。
3. 子宮增大。子宮增大是本病的固有癥狀或體征,患者幾乎均有不同程度的子宮增大。
4. 生育力低下。本病有20%以上的患者患有不孕癥,妊娠后流產、早產和死產的幾率顯著增高,不良產科并發(fā)癥(胎膜早破、子癇前期、胎位異常、胎盤早剝和前置胎盤)的發(fā)生率也顯著增高。
5. 其他相關癥狀。子宮增大可壓迫鄰近器官引起相關的臨床癥狀(如壓迫膀胱可引起尿路癥狀,如壓迫腸管可引起腸刺激癥狀),長期疼痛以及不孕引起的精神心理相關的軀體障礙等。
治療方式
介入治療是一種成熟技術,利用一根針進行股動脈穿刺,將 1-2 mm粗的導管送入子宮動脈,使導管盡可能接近病理血管床。經導管注射造影劑行雙側子宮動脈造影,了解子宮病灶范圍,再注射栓塞劑行子宮動脈栓塞,使子宮腺肌病組織因缺血、缺氧、壞死、脫落、吸收而被清除,從而達到減小病灶及子宮體積、減輕臨床癥狀的治療作用。美國婦產科醫(yī)師協(xié)會(ACOG)已推薦將子宮動脈栓塞術作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用于希望保留子宮的子宮肌瘤患者。
我院普通介入診療病區(qū)主任余雷帶領科室團隊開展介入治療技術已有10余年,科室不僅將該技術推廣到廣西各地,同時通過醫(yī)聯(lián)體合作、基層指導、臨床帶教進修生、規(guī)培生,通過學術交流等多種途徑向省內外推廣介入治療技術,使患者受益。
在院黨委“黨建引領、文化聚心、學科發(fā)展”高質量發(fā)展戰(zhàn)略的引領下,科室將永守初心,砥礪前行,不斷提高與鉆研新技術,一切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醫(yī)院為人民為宗旨!
醫(yī)學答疑課堂
1. 介入治療子宮腺肌病的優(yōu)勢有哪些?
答:介入治療保留子宮,并且操作簡便,患者術后恢復快,術后并發(fā)癥少等特點,是治療子宮腺肌病有效手段之一。
2. 什么情況下可選擇子宮動脈栓塞介入治療子宮腺肌???
答:(1)對于要求保留子宮、有生育需求、非手術治療失敗的患者;
(2)子宮腺肌病導致大量急性子宮出血時的緊急救治;
(3)拒絕手術治療或有多次手術史而再次手術治療難度大或患者難以耐受手術治療時。
3. 介入治療能否緩解子宮腺肌癥引起的疼痛?
答:治療1-3個月后緩解疼痛有效率達85%--90%,患者痛經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月經恢復正常;治療3--6個月后子宮明顯縮小、變軟,中長期療效顯著,安全性好,可以保留子宮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
4. 介入治療子宮腺肌病后多久適宜備孕?
答:術后6個月內患者要嚴格避孕,6個月后酌情根據子宮和卵巢內分泌功能恢復狀況進行備孕。國內外有關研究提倡術后1-3年內受孕率更高且更安全。
5. 患上子宮腺肌癥是否需要盡快治療?
答:此病屬于婦科常見病,易引起月經過多(甚至致嚴重貧血)、嚴重痛經和不孕;應盡早治療,以免治療時間拖延,避免女性年齡增長錯過最佳的受孕生育時期。
6.介入治療婦科相關的疾病還有哪些呢?
答:前置胎盤、產后出血、卵巢囊腫(或巧克力囊腫)、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宮外孕、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盆腔淤血綜合征等。
7.子宮腺肌癥如何預防?
答:(1)子宮腺肌癥有遺傳傾向,如果母親有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女性應提
高警惕,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以便于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2)除了定期檢查外,平時還應該做好預防。在經期避免劇烈體育運動及體力勞動,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飲酒,少喝咖啡,少穿緊身衣褲,這些行為都易造成經血倒流,影響脫落的子宮內膜正常排出,增加子宮腺肌癥發(fā)病風險。
(3)多次的人工流產和刮宮也會影響子宮內膜厚度,導致內膜粘連,增加盆腔炎癥,提升患腺肌癥的風險。